数学与美团队教学计划
第一课时:数学的智趣之美
第二课时:美与数学历史
第三课时:数学再生之美
第四课时:数学对称美
第五课时:数学变换美
第六课时:数学旋转美
第七课时:数学永恒美
第八课时:数学抽象美
第九课时:数字变换美—斐波那契数列
第十课时: 兴趣课堂和数字有关的成语和故事
上课时间:高一上学期周三下午社会实践课(两周一次)
参考书目:吴军《数学之美》;
秦祥军《欣赏最美丽的语言》
一、课程理念
美是人人追求的目标,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,要求和鼓励学生从美的层面投入生活,亲身体验美与数学不可分。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、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,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,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
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,学有兴趣,习有方法,必有成功。使学生吧数学与美密切结合,爱数学、学数学、分析数学,让数学变成自己的骄傲。
二、课程目标
数学美客观存在于数学的整个知识体系以及其思想方法之中,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人的数学思维结构呈现的。数学教学应该是体现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和追求,体现科学和艺术的教学。在教学中利用数学美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,创设课堂教学情境,帮助学生掌握知识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,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。
以贴近生活实际、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,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,从生活中挖掘数学,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,培养学生的观察,分析能力,充 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,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,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,
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,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,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
发展,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。
三、课程内容
1.生活中的数学
以体会数学与人、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,使学生感触学习数学的价值,增强学习 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,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;以创设情景形成良性的学习竞争氛 围为基础,使学生在一个浓郁的学习气氛中互学互助,每个人都要获得成功,每个人都要进步。
2. 古典中的数学
高考中的历史文化背景,即“数学文化”,是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典例,是考察学生耐心和审题能力的重要题型.我们国家是一个数学大国,也是一个数学古国,早在2000多年前,我们的祖先就有“周三经一”的思想,也就是今天人们讲的圆周率x,而西方国家到了17世纪才有这样的概念,陈景润关于“哥德巴赫猜想”的卓越工作,令世界震惊。
3.趣味规律数学
数学趣味性和规律性很强,找到一些数学规律,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,提高学 生的逻辑思维能力,掌握数学思想方法,适应时代的需要。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,依据启发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,增补动手操作,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,重视理论联系实际,扩展教材把数学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,让学生走进生活,应用于生活,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,以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,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,在趣味性的引导下,学兴趣盎然,带给学生更多的思索和启发,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,经过趣味实验,还初步掌握了数学研究的方法,体验到了深究其理和创新实验的乐趣。
4.教材中的数学美
教材中有趣的数字:黄金分割、优美椭圆、斐波那契数列、函数图象的凹凸性、函数图像的对称性、函数图象的变换等。
5.解决问题的策略
经历利用特殊情况探索一般规律的过程,经历分情况探讨论的过程,经历将生疏的、繁杂的、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、简单的、以解决问题的能力,经历用数与
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,经历用整体思想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,经历多种
策略解决统一问题的探索过程。使学生明确解决一个问题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,养成善于思考,善于创新,善于用更好地解决问题策略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。
四.课时安排
课时 | 课题 | 授课教师 | 时间 | 地点 |
一 | 数学的智趣之美 | 付凤 | 2023.10.18 | 数学基地 |
二 | 美与数学历史 | 付凤 | 2023.11.01 | 数学基地 |
三 | 数学再生之美 | 沈卫霞 | 2023.11.16 | 数学基地 |
四 | 数学对称美 | 沈卫霞 | 2023.11.29 | 数学基地 |
五 | 数学变换美 | 张爱景 | 2023.12.13 | 数学基地 |
六 | 数学旋转美 | 张爱景 | 2023.12.27 | 数学基地 |
七 | 数学永恒美 | 朱璇 | 2024.011 | 数学基地 |
八 | 数学抽象美 | 朱璇 | 2024.0124 | 数学基地 |
九 | 数字变换美—斐波那契数列 | 沈卫霞 | 2.24.027 | 数学基地 |
十 | 兴趣课堂 和数字有关的成语和故事 | 付凤 | 2023.10.04 | 数学基地 |